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發布。新版《考試說明》繼續強調立德樹人,突出能力、思維和學科素養的考查。和去年相比,在保持整體穩定的基礎上有微調。其中,英語學科單項填空題調整為語篇填空題,政治學科和生物學科調整“考試范圍與要求”內容,所有學科的“參考樣題”都用2018年北京卷部分試題進行相應替換。下面即《關于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修訂的說明》,讓我們先睹為快~
語文
2019年北京卷《考試說明》(語文)的修訂,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同時結合北京市高中語文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情況,總體穩定,局部調整。
新版《考試說明》中,“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附錄1古詩文背誦篇目”“附錄2經典閱讀篇目例舉”均保持不變?!皡⒖紭宇}”略有調整,刪去個別往年舊題或試測題,將2018年高考北京卷語文部分試題納入,具體調整如下:
調整后,參考樣題總數由2018年的69道增至71道。從整體看,2019年參考樣題體現出對語文基礎、經典閱讀、思維品質的重視,反映高考語文北京卷的命題思想和考查思路。
1、重視語文基礎,突出綜合與運用
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對學生的素養形成、終身發展有重要意義。樣題強調在閱讀、表達等語文活動中,重視知識的理解與運用,重視知識與能力的融合貫通,突出以特定情境為依托進行綜合考查的思路。如2018年第15題,在閱讀情境中考查對古代詩歌基本表現手法的理解和運用,第17題第④題,用校慶致辭的現實生活場景引出古詩文默寫,表現出積累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特征。
2、重視經典閱讀,強調理解和感悟
經典著作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蘊和較高的審美價值,是傳承文化、塑造品格的重要載體。樣題強調閱讀經典文學和文化著作,應在把握主要內容的前提下,理解、感受和領悟作品的形象、主旨及思想內涵等。如2018年第13題考查儒學經典《論語》,從作品內容和作者思想兩個層面,要求首先把握所選材料的整體意思,進而理解其反映的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3、重視思維發展,關注體驗和探究
在閱讀和寫作中重視思維訓練,鼓勵個性體驗,設置具有選擇性和一定開放性的題目。如2018年第20題,在內容的比較中隱含對抽象概括能力的考查;第22題要求聯系個人生活體驗,對作者的獨特感受有自己的分析和探究。又如微寫作及大作文的部分樣題,給予考生選擇的空間。這類試題,意在引導教學要關注學生的思維品質,促進獨立思考,增強探究意識和能力。
2019年北京卷語文學科《考試說明》的修訂,沿襲北京卷自2014年以來穩中有進、不斷優化與創新的總體改革思路,希望引導中學語文教學,從語文學科在學生終身發展中的意義和價值出發,立足工具性和人文性,繼續重視語文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同時進一步強調,要在語文綜合運用中,整合知識技能、方法態度和價值觀念,關注思維品質的提升,關注學科的育人功能。
數學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數學)內容依據《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同時結合北京市高中數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情況,總體穩定,局部調整。內容的調整以“立德樹人、服務高校人才選拔、導向中學教學”為出發點,重點突出素養與能力立意,凸顯北京試題特色。
新版《考試說明》中,“試卷結構”“考試內容及要求”保持不變?!皡⒖紭宇}”略有調整,刪去個別往年舊題,將2018年高考數學(北京卷)部分試題納入其中。具體調整如下:
理科:
文科:
新增樣題具有以下特點:
1、堅持立德樹人根本宗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數學教育承載著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數學的抽象性、邏輯性、嚴謹性等特點,選取體現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題材,弘揚中國數學優秀傳統文化,使考生感受數學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如2018年文史類數學第5題、理工類第4題,涉及的背景“十二平均律”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是通用的音律體系,鋼琴就是依據這個音律體系制作的。明代朱載堉最早用數學方法計算出半音比例,為這個理論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樣題中引入這兩道題不僅希望考生能在數學學習中感悟數學在其他學科中的應用價值,更希望考生能體會數學在人類文明中的貢獻,更重要的是增強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豪感,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意在凸顯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
2、堅持考查核心概念,突出數學學科本質
考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基本能力的發展,以及基本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共同構成了終身發展的基礎。樣題的調整引導考生關注高中數學學習中的主干知識與核心概念,加深對數學概念、法則、公式和定理本質的深刻理解。如2018年文史類第7題、理工類第11題,均在熟悉的情境中用新穎的設問方式考查考生對基本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這樣的調整意在引導教學要對基本概念有深刻、整體的認識和理解,把握知識發生、發展、形成、創造的過程,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聚焦對概念本質的理解和認識,注重提高考生理解知識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堅持考查思想方法,凸顯考生思維品質
考查數學思想方法是《考試說明》中的一項基本要求,也是由數學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知識的精髓,是形成良好認知結構的紐帶,也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2018年理工類第7題考查解析幾何中的基本內容“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將此題作為2019年樣題,希望引導考生在備考中關注數與形的關系以及數與形的轉化,能夠從題目中抽象出問題的本質,然后借助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4、堅持考查核心素養,關注試題開放創新
數學教育的目標是發展考生的數學素養,引導考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數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數學六大核心素養,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和數據分析?!犊荚囌f明》中提出要突出數學試題的能力立意,堅持素質教育導向。如2018年文史類第16題、理工類第13題、理工類第16題,均采用不同的設問方式,選擇新穎的情境,以創新的方式呈現數學試題內容。這樣的調整意在引導教學注重考生綜合數學素養的培養,注重提高考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2019年數學學科《考試說明》的修訂,希望具有以下教學導向:
1、引導教學加強對核心概念、主干知識多維度、整體的認識和理解,搞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以提高考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整體認識。
2、引導教學立足揭示數學學科本質,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考生積極參與主動建構知識網絡的活動,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3、引導教學注重發展數學核心素養,加強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深刻理解、運用知識。
4、引導教學注重方法指導,在解決問題中發展考生的數學素養,加強對試題的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開放性和探究性研究。
英語
為更好地滲透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更好地服務教學,2019年高考英語北京卷《考試說明》的修訂以《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為依據,結合北京市中學英語教學實際,穩中求進,進中向優。
一、調整說明
本次修訂整體保持穩定,重點調整和優化了語法知識考查形式,將“知識運用”板塊中的第一節由原來的單項填空題調整為語篇填空題。具體修訂見下表:
二、修訂特點
綜合以上調整,2019年高考英語北京卷《考試說明》的修訂主要有如下特點:
1、逐步滲透新課程理念,實現平穩過渡
最新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首次將“語篇”納入語言知識的范疇,凸顯了語篇教學和評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此,以語篇為載體的語法知識考查形式與新課程理念相吻合,為下一步的教學和考試改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不斷優化評價方式,促進學以致用
雖然以單句及對話為載體的單項填空題能為考生提供一定的語境,但其所呈現的語境信息極其有限。根據語言測試的發展規律,此類試題仍屬于典型的離散項目測試范疇,帶有濃厚的結構主義測試色彩。語篇填空以語篇為載體,在評價方式上得到了優化,為考生提供豐富的語境。考生根據語篇中的線索,對語法體系中不同要點的意義與作用進行識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語法形式、意義和使用的有機結合。
3、更好地發揮反撥作用,引導教與學
考試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反饋教學并促進教學。語篇填空題有助于增強考生的語篇意識,引導考生在語境中了解語法知識的內核,體會語法在語言運用中的功能,真正地掌握語法內涵,擺脫機械化的碎片記憶。同時,在語篇分析的過程中,考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及學習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升??傊Z篇填空題將對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發揮對教學的正向反撥作用,促進教學。
物理
一、修訂依據
依據教育部《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中的課程目標和內容標準以及《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中的考核目標要求,依據北京市中學物理教育的實際,修訂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物理)。
二、修訂說明
“考核目標與要求”和“考試范圍與要求”均保持不變。樣題方面,按照理綜考試說明保持總體穩定的要求,原則上保持樣題數量不變。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總的來說,調整后的參考樣題呈現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1、聯系實際,以真實的任務情境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高考北京卷物理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以真實的任務情境為背景,考查考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考生的學科素養及學習物理的興趣。
2019年《考試說明》中包含大量聯系實際的樣題。既有聯系考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的問題,如“子彈穿蘋果”“蹦極”“高層電梯”等問題,以及新加入的“落體偏東”問題;也有聯系學科科技前沿和技術應用的問題,如“多光子光電效應”“光鑷”等問題。
2、創新試題的呈現形式,豐富能力考查方式
高考北京卷物理命題不斷創新試題的呈現形式,探索和豐富學科能力的考查方式。通過對樣題的補充和調整,不斷豐富試題呈現形式,完善能力考查方式,全面展示北京卷的命題特色。新加入的2018年理綜卷第23題,以教材中的學生實驗“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為背景,以計算加論述的綜合題形式呈現,是試題呈現和能力考查方式的新的成功探索。
3、回歸學科本質,注重對學科思想的領悟和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
回歸學科本原,考查問題情境的物理本質,突出對學科思想的領悟和研究方法的靈活運用,是近些年高考北京卷物理試題的典型特征。新加入的2018年理綜卷第17題和第20題正是這一命題理念的新的進一步豐富和闡釋。
4、注重考查考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強調對學科的整體認識
高考北京卷物理命題堅持“走大道、求大氣”的命題理念,追求寬廣融通的命題思路,考查考生對核心概念的理解,強調對學科的整體認識,強調形成嚴密的知識結構體系。2018年理綜卷第20題全程涉及了從受力到加速度的動力學基本定律,以及從加速度到速度、從速度到位移、從位移到位置的質點運動學基本概念的整個分析、思考過程。
三、教學導向
2019年《考試說明》的修訂,特別是通過樣題的調整,期望對中學教學產生如下影響:
1、引導中學教學重視教材,回歸教材,引導學生閱讀教材,思考教材,教師研究教材;
2、在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從生活中發現并分析解決物理問題;
3、注重學生對學科思想及方法的領悟,注重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深入理解;
4、注重培養學生對學科的整體認識,形成嚴密的知識結構體系。
化學
2019年北京卷《考試說明》(化學)的修訂,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結合北京市高中化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情況,總體穩定,局部調整。
新版《考試說明》中,“考核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保持不變?!皡⒖紭宇}”有調整,部分試題用2018年高考化學(北京卷)試題進行替換。具體調整方案如下:
調整后的“參考樣題”呈現以下特征:
1、聯系實際,將核心概念的本質理解與化學學科的社會價值融合考查
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強調以真實的任務情境為背景,考查應用學科核心概念和原理分析解決綜合復雜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兼具培養社會責任感的育人功能。試題既有學科科技前沿及技術應用的問題,也有聯系化工生產實際的問題,如新增試題17和試題78涉及的素材來源于最新研究成果和創新思路。
2、試題情境側重化學實驗,突顯科學探究學科素養,體現學科特色
試題突出體現化學實驗對全面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促進作用,或根據實驗現象進行微觀探析,或根據原理解釋分析實驗現象,或應用原理分析評價實驗方案,或依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方案等。新增試題18對教材中實驗進行拓展與提升,將化學反應原理與實驗高度融合;新增試題76將物質制備與性質探究完整呈現,并在設問中設置開放性問題,在呈現與考查的方式上有新的探索。
3、試題注重證據推理,突出思維邏輯
基于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導向,試題注重證據獲取與證據分析的設問,注重思維邏輯的探查。新增試題78在探究分步反應速率與總反應速率的關系中,突出考查實驗現象與結論之間的證據推理思維過程以及邏輯關系。
4、試題關注個體差異,信息呈現有利考生展示思維
試題體現寬廣融通的命題理念,著力為考生搭建展示思維的平臺。試題信息呈現方式多樣,提供多種思維起點和不同思維路徑,有利于考生從不同角度切入,從不同思維路徑獲取結論。新增試題17以微觀圖示和化學符號兩種方式表示物質變化,考生可選取自己習慣的信息提煉方式展開作答。
2019年《考試說明》(化學)的修訂,期望對中學化學教學產生如下影響:一是重視教材、回歸教材,重視對學科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質理解。二是注重聯系實際,培養多角度認識問題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重視化學實驗在學習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以化學實驗促進學科思想方法的領悟和應用。四是注重培養考生對學科的整體認識,形成嚴密的知識結構體系和思維邏輯。
生物
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生物學科內容依據《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和《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的要求,結合北京市高中教育教學實際進行修訂。本次修訂,在保持總體穩定的基礎上,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個別能力要求的表述進行完善;按照考試大綱的要求,從學科要求系統性與整體性的角度出發,對“考試范圍與要求”作出適當調整;有針對性地更新部分參考樣題。具體內容如下
一、完善“考核目標與要求”
在“考試的能力要求”部分,“(1)理解能力①辨認”的內涵描述修訂為“能識別、表述所學生物學知識,能舉例說出”。將原描述中的“舉例說明”改為“舉例說出”,表述更為恰當,使讀者更容易把握“辨認”的能力要求水平。
二、調整“考試范圍與要求”
1、對知識掌握程度的表述進行修訂
將代表知識掌握程度要求“Ⅰ”“Ⅱ”的表述分別調整為:“Ⅰ。知道所列知識的含義,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能夠在相對簡單的情境中識別和使用它們。能力要求對應‘理解能力’和‘應用能力’?!薄阿?。綜合運用所列知識,能夠在較為復雜的情境中分析和闡釋生命現象,評價或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能力要求對應‘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此處調整,一方面參照了考試大綱的相關表述,與考試大綱的修訂方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實現了與北京卷《考試說明》中生物學科考試能力要求體系的對接,使考試要求的系統性與《考試說明》的整體性得到明顯提升。
2、對“生物知識內容表”作出兩處調整
對“生物知識內容表”作出兩處調整。一是刪去原“生物技術與實踐”主題下“生物學研究中的科學思想與一般方法”相關條目。因為對該部分內容的要求在去年新調整的學科考試能力要求中已被涵蓋和細化,故刪減。該調整使得知識與能力兩個維度的考核要求更加清晰、明確。二是將表中“基因工程”部分的要求由“Ⅰ”改為“Ⅱ”。此處調整是基于考試大綱對基因工程相關知識的掌握要求,調整后與考試大綱的要求保持一致。
三、更新“參考樣題”
“參考樣題”部分,以2018年部分高考試題分別替換了原有的2道選擇題和2道非選擇題,樣題總量保持不變。更新后的“參考樣題”能夠更加準確地體現考試改革的方向,反映命題理念的變化,總體呈現四大特點:基于真實科學研究情境,考查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聯系生產、生活實際,考查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與責任擔當;注重教材內容與課堂實驗,考查知識結構與生命觀念;突出科學學科特點,考查科學思維方法與思維品質。
新修訂的《考試說明》,貫徹立德樹人任務要求,與新課程改革相向而行,總結并鞏固考試改革成果,反映教考互動的成績,體現了在落實北京市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的進程中,生物學科考試評價工作的統籌謀劃、穩妥推進和適度創新。此次修訂,有利于進一步提升生物學科教育考試質量,有利于發揮考試對中學教學的積極導向作用。